不足1/3确诊多动症患儿接受规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爱周启动强调“诊疗触达”

本文转自:文汇客户端
不足1/3确诊多动症患儿接受规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爱周启动强调“诊疗触达”
医学专家在线谈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今天 , 第四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关爱周暨青少年心理健康菱动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 本届关爱周主题为“推进医教融合 , 专注改变未来” , 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疾病认知水平 , 推进医教深融合 , 促进ADHD儿童的便携诊疗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 , 俗称多动症 , 是一种易发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 , 注意广度缩小 , 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 , 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 目前中国约有2300万儿童青少年正在遭受ADHD困扰 , 但由于疾病认知不足 , 中国ADHD患儿的就诊率不足10% , 确诊的患者中也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患儿接受了规范治疗 。
【不足1/3确诊多动症患儿接受规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爱周启动强调“诊疗触达”】为积极响应《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的“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 加强社会宣传健康促进 , 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氛围”核心目标 , 第四届ADHD关爱周将通过联动全国多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宫等社会多方力量 , 构建多位一体的环境与网络体系 , 通过线上线下的系列科普打通一站式触达绿色通道 , 加强公众疾病认识和科学规范化诊疗意识 , 为ADHD儿童带来多渠道的疾病咨询和便携诊疗服务 。
此次ADHD关爱周将继续以“学校”为中心 , 配合春、秋两季开学季 , 深化开展“医教融合”创新模式 。 在鼓励ADHD领域医生走进校园开展专题科普讲座 , 帮助教师及家长了解ADHD疾病的同时 , 还将邀请ADHD领域专家及各校教师参观心理健康示范校 ,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交流会 , 探讨如何推进医教融合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落地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作为我国儿童群体中最常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之一 ,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自尊自信和人际交往都产生负面影响 。 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接受专业治疗 , ADHD是可以被治疗的 。 在生活中 , 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较多 , 有机会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心理或行为异常 , 是儿童健康的关键守护者 。 因此 , 增强学校教师及家长对ADHD的认知对提升患儿的科学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教授在启动会主题讨论环节上谈到 。
该项目由杨森中国支持 ,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等联合主办 。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介绍 , 近几年 , 已在全国超30座城市开展了近500场校园公益活动 , 超过3000名老师直接参与 , 覆盖10万余名家长 , 为深受多动症困扰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了极大帮助 , “未来 , 我们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和爱心人士 , 为促进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