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有机青梅高接换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青梅有时候会因为品种的原因导致出产量比较低, 质地也比较差, 然后效益也比较不好, 改良的方案就是进行高接换种, 提升产量以及品质, 提升青梅的效益 。
下面为大家介绍有机青梅高接换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一、高接树的确定及接穗采集
1、高接树的确定:
(1) 选择劣质树, 低产树, 实生树及淘汰品种 。 树龄要求在10年以下, 根部、主干、主枝没有受病虫危害或外部损伤, 生长良好的植株 。
(2)接前彻底浇园1次, 清理树冠, 对不合理枝组从基部剪除, 保留需要接的树枝, 一般一级分枝留3—4个, 二级分枝留6—8个 。 高接前对病虫严重的梅园先用药防治, 并且注意浇水、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
2、接穗的采集:
【【栽培】有机青梅高接换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选择适应市场或加工需求的品种或经多年观察性状稳定的优良单株, 营养繁殖的品系作为母本树, 如白粉梅、梨叶梅, 夏秋嫁接选择母树上当年生、已老熟, 芽眼饱满的壮枝作接穗, 采下后立即剪去叶片并留叶柄 。 冬接选当年生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健壮, 无病虫的枝条 。 采集后应及时用薄膜或湿布包扎好, 附上标签, 及时嫁接或沙藏 。
二、高接换种技术
1、高接时间:芽接6—10月份, 枝接11—12月份 。
2、 高接部位:一般在1—3级分枝上, 接口距分叉处10—20cm 。 一般保留原树主要分枝层次利用, 每株接口10—15个 。
3、高接方法:主要采用芽接法和枝接法 。
(1)芽接法 。 接穗削成盾形芽片, 嫁接处斜削稍带木质部, 树皮长2—3cm切去2/3, 把芽片插入树枝的接口内, 对准形成层, 用薄膜包扎好, 露出芽眼 。
(2) 枝接法 。 一般采用切接 。 在嫁接部位锯断后, 选择树皮光滑一侧, 向上斜削一刀, 在斜切面下端稍带木质部平行纵切2—3cm长 。 在接穗芽背面, 削深至木质部, 长2—3cm长削面, 芽下端2—3cm处呈45度斜削一刀, 留1—2个芽, 在芽上方0.5cm处斜削取下接芽, 插入高接部位接口, 对准两边或一边形成层, 用薄膜带包扎好 。
三、高接后管理
1、接后15—20天检查成活率, 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
2、芽接法成活后应分两次剪掉接口以上枝梢或影响其生长的侧枝 。
3、及时抹除接口以下萌蘖 。
4、固定新梢 。 当第1次新梢老熟时, 及时解除薄膜 。
四、配套栽培技术
1、深翻改土:接后萌芽前进行全园深翻1次, 结合扩穴改土, 株施农家肥50kg, 钙镁磷肥1—1.5kg, 饼肥1.5—2kg, 并撒施1—2kg石灰 。 分2年完成扩穴工作 。
2、 肥水管理:在加强常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 当新梢、嫩叶转绿叶开始施肥, 做到薄肥勤施, N、P、K比重为1∶0.8∶1 。 着重于每年的萌芽前, 壮果期以及采果前和花芽分化期肥料的合理施用 。 以实现提高着果率, 减少采前落果, 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 。
3、合理修剪:树形以原有树形为基础, 对骨干枝适度短截、开张角度在70—80度, 对其它枝条采用缓放、撑、拉、坠等方法培养成结果枝组, 对于病虫枝、竞争枝、密生枝及早疏除, 对衰弱枝适度回缩, 修剪要求冬夏结合, 利于各类枝的合理调配, 以达早期丰产的目的 。

    推荐阅读